电影《长沙夜生活》未上映之前就关注了,一边期待一边忐忑地去看了点映,总算踏实了。果然,专业而又饱含深情的创作人是不会拘泥于形式的,感情表达也从来不是非此即彼,观影的过程,就像我所久居的城市被撕开了一个天幕,我以一个从未尝试过的视角来窥探其中的细碎日常。
《长沙夜生活》有一种别样的气质——在平静中破碎,又在破碎中看到明天。
影片中的亲情最为细腻。
脱口秀演员何岸,成长中缺失了父爱,却有优渥的家底以追逐梦想。他骄傲宣示着自己全职脱口秀演员的身份,扑面而来的却是观众冷漠的现场回应。父亲当然算不上合格的父亲,但藏在钱包最内层的何岸照片是真的,一次次笨拙地坐在现场观看演出的场景也是真的。好的电影就是这么迷人,透过屏幕,我以山外人的身份清晰看到了“身在山中”的何岸明明被爱着,而不自知。
何岸在反复对抗庸常,愤怒挣脱童年,屡屡撞上的都是南墙,反而在坦坦荡荡自揭伤疤的瞬间,伤痛减轻了,舞台上的自嘲也给他带来了镁光灯下第一次热烈的回响。
原生家庭不够圆满的人,都在奋力突破童年的痕迹,带着成长的印记选择与世俗对抗,执着地寻找爱的微光,何岸很真实,父亲很真实,他们没有打着自我牺牲的旗号去成全对方的希望,而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去理解和接受对方,所以,父亲何敦华有了美满的新家庭,母亲丽姐也有了更理解她的旭哥相伴。
兀自揣测一下,这里传递的也是创作者的观点吧。时代的局限导致很多父母的精神快乐、人生寄托都来源于子女,这是他们不容易的人生里最大的收获,这是难以说服的,子女也可以从这样的负疚感里解脱出来,尊重并接纳他们的痛苦,但无需将其苦难加之自身。强大的我们和衰老的父母应该就应该这样相处:“谢谢你们赋予我生命,我会将它好好经营下去,你们也有权拥有你们想要的人生,无论现在,将来。”
影片中,何西西和景为为的爱情线贯穿始终。何西西作为地地道道的长沙妹子,慧黠倔强,拖着行李箱游走在故乡的书店和街巷,口口声声要远离这烟火蓬勃的长沙,寻觅一个陌生的去处,却在每一个不经意中流露出自己对这个城市的眷恋。她在诗友会上即兴发挥的长沙方言“自由诗体”,熟知游荡在街头流浪者背后的爱情故事并为之动容。可见她厌倦的只是眼下乏善可陈的生活,并不是这鲜活温暖的城市本身。
何西西街头果断拿起话筒哼唱“If you miss the train I'm on,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”时,也预示着眼前的男孩,并不会错过她所在的火车,郑重为她书写该留下的理由。
对于孤寂深渊中的人来说,何西西的纵身一跃成了救命稻草,仿佛被救的不是何西西,而是景为为自己。两个人在夜晚湘江水面上的对话颇具玩味,何西西笑得自在,高呼:“景为为,有所作为,为人民服务。”因为眼前这个奇奇怪怪的女孩,景为为眼角眉梢重新焕发生机,女孩的眼睛清亮,微妙的爱意在滋长。
“长沙”两个字足够迷人,写着纸醉金迷和市井烟火。割裂感背后,是这座不夜城的包容。
远道而来的外乡人宝琦、清智在摩天轮上为自己绽放烟花的一刻,所谓的他乡与故乡的壁垒就此消弭,不论巅峰或低谷,幸福或失意,他们此刻就是城市的中心啊,车水马龙、万家灯火与漫天烟花都是城市寄予每一个普通人的温厚善意。
创作者在设计这一幕戏的时候,内心真是纯良又浪漫,人生忽如寄,先别管世间碎银几两,万种慌张,莫辜负这霓虹夜色。
丽姐的大排档里人声鼎沸,一城一夜一滋味,见食见人见江湖。丧偶后形单影只安静剥虾的老者,生意场上一言不合就地决裂的合伙人,明明相爱却分离的恋人,人间百态落入这喧嚣,瞬间便兜住了这摇摇晃晃的人间,荧幕外的观者紧绷于世俗的神经也就随之快速松弛下来。
市井之貌无一不在告诉你,生活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,原来人人都在如此具体地历经着悲欢。
《长沙夜生活》帧帧都充斥生活的细碎,凡人的情绪。时代的标志原本就不在于大人物、大事件,而在于这个时代的生活、爱好与精神,张冀导演深谙此理,所以我看到了格局,也看到了温度。
生活有苦难,也得划着断桨出发啊。这城市万千灯火下,谁不是这样呢?你看,这温厚的城市接纳每一个人,包括破碎的你。
|